深化供销合作社的综合改革
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 李少宇
2021年1月4日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表了《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》(简称1号文件),接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《乡村振兴法(草案)》,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到了法律层面上来贯彻。把三农战略的重点从精准扶贫推向乡村全面振兴。涉及面之广,理论分析之深,是历史上从来未有的。
我国在解决了六千多万人绝对贫困化问题,做到的两不愁(不愁吃、不愁穿),三保障(住房有保障、医疗有保障、孩子读书有保障),200多个县(区)全部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。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,怎样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前进?这是一个重要问题。
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,及时地提出了“民族要复兴、乡村必振兴”的发展战略。习近平同志认为,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zui艰巨zui繁重的任务,依旧在农村,发展战略深厚的基础依旧在农村。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,重点和难点依然在农村,为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短板弱项,实现城乡协调发展,重点依然在农村。在中国解决了绝对贫困化人群脱贫之后,农业、农村、农民依然是党和国家治理中的重中之重。
再这样一个大背景下,供销合作社这个历史久远的集体经济组织,就被党和国家提升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沿,起着“示范”、“引领”作用,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提高了,内涵得到深化,外延得到扩张,综合性代替了单一性。zui近,我到了一些地方做了调查,又重新学习了2021年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《乡村振兴法(草案)》,对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的综合性改革提出一些建议。
一、要重新学习和认识供销社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的历史地位和“示范”、“引领”作用。并从立法的高度来认识,他的重要性,从理论的角度来认识他的创新性,在制度的安排上来看他的新的发展,在实践上提高执行能力和自觉性。
二、要加强组织建设。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,市、县、乡(镇)供销社,要重新整顿建立健全组织机构,从各部门中抽调一些有能力、年富力强的干部去供销社担任党委书记和主任。路线方针确立后,干部是决定性的因素。这是实践检验过的真理。
三、要招聘一批优秀人才到乡(镇)供销社里工作。要招聘一些热爱供销社工作的大学生、退伍军人、农村知识青年中有能力,敢闯敢干的年轻人,进入供销社。他们能在党的领导下,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,打拼出供销社的新局面。
四、国家资金和社会资金要向建设新型的供销社倾斜。马克思说过,在经济活动启动的过程中,资本是第一推动力,“示范”和“引领”作用没有资本支撑是不行的。因此搞活供销社需要国家和社会资金的支持。农业银行、农商银行、农村信用合作社、农业发展银行都必须把资金用在乡村振兴上,用在三农发展的刀口上,全力支持农场、渔场、林场和供销社的“示范”和“引领”上。
五、要做好种子和化肥的供应。杂交水稻、优质玉米、高产小麦、优良土豆、红苕等种子的培育和推广、交流,并纳入日常的工作中。优质化肥、有机肥应该保证农业生产的需要,化肥不可多用,但不是不用。有机肥当然好,但满足不了农业增收的需求,化肥也是不可缺少的。在供应化肥时供销社应该发挥传统渠道的优势,尽量满足农产品生产的需要。
六、要推动和促进乡村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。现在农村一、二、三产业脱节非常严重,生产不管加工、加工又不注重销售。供销社可选择一、两个乡村涉农企业,精心设计农产品生产、加工和销售,把他们深度融合起来,抓紧抓好点上的工作,以点带面,在县、乡(镇)发挥“示范”作用,作为可复制的样板进行推广。
七、要建立高质量的乡(镇)商场。农贸市场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,影响了群众身体健康和身命安全。必须有序地进行农贸市场的改造。此外,供销社要在乡(镇)建立一流的商场,把农村专业户,农场上采购的优质农产品,发往大、中城市,又把城市的工业产品回送乡村,促进城乡物资交流,使城乡通过市场而协调发展。
八、要深化供销合作社生产、供销、信用“三位一体”的综合试点。把农业农村的产品生产、供销、金融一体化,就是说把供、产、销、资金深度融合起来,以高质量的农产品供应城乡。
九、要推动农民生活资料的升级换代。农民现在的生活资料,除了房屋之外,床、铺、桌、椅、凳,有的还是土改时从地主那里分得的,一用就60多年。因此,农村居民的耐用消费品的升级换代,是非常必要的,农业农村的消费品的市场需求是广阔的。要研究和寻找城乡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,破除城乡体制分割的弊端,打通城乡要素的公平交换,双向流动的制度通道,推进城乡协调发展。
十、要把供销社的重点建设放在乡(镇)上。在四川要放在中心乡镇上,中心乡镇大都是二、三个乡合并而成的。人口在二、三万以上。改革开放前,供销社的商场在乡镇上是zui好的、zui完备的。后被认为是二国营,并买断工龄,解散员工,干部另行安排工作,供销社在乡镇消失了。党的十八大以后,重新恢复供销社,乡(镇)的农民说;“供销社又回来了”,很受欢迎。但建设资金缺乏,因此在进行乡(镇)改造时,要认真考虑供销社的建设。要把供销社建设成为中心乡镇上zui好的百货商店,在这方面要和美丽乡村建设一起规划,要“引领”美丽乡村建设下的进程,并起到“示范”作用。
上述十要,是从宏观维度上的建议。下面讲的是五个不要做的提示。
一、不要瞎指挥。在改革开放初期,把供销社当成所谓的“二国营”,实行买断工龄,自谋职业,供销社一哄而散。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财富全部化为乌有,供销社遭受灭顶之灾。这种瞎指挥的错误,使供销社造成了上百亿的损失。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。①
二、不要照搬国有模式。国有模式是国有经济发展的模式,供销社是合作经济、是集体经济,各有各的特点,要根据自己的区位条件,资源禀赋的特点,供销社要研究自己发展的规律,在遵重经济规律的基础上,创建自己的经营模式,采取自主经营模式、经营方法,发挥自己的“示范”,“引领”作用。
三、不要回走过去的老路。要从高标准、高质量,高水平上树立起供销社的标杆,建立有自己特色的乡镇一流的商场,销售高标准的一流商品,满足城镇居民高水平的需求。切不可穿钉鞋,拄拐棍,走老路。要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商场和经营场所,在农村树立起新风貌的典范,“引领”乡村新风貌的建设,促进乡村振兴进入崭新的阶段。
注①:据我们在宜宾高县的调查,县以下的乡(镇)供销社几乎全部撤销。员工买断工龄后自谋职业,县联社的书记去“高州酒厂”当老板,主任到“早白尖茶叶公司”当总经理,高县的供销社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四、不要任人为亲,供销社在用人的问题上,要实行庸者下,能者上的原则。任人为亲。易于造成拉帮结派、班子分裂,吃吃喝喝,集体腐败。任人为贤,就是把农村的一批能人团结在自己的周围,要搞五湖四海,不拉小山头。为振兴供销社出力,为乡村振兴奋斗。
五、不要把乡(镇)供销社的领导人由同级乡(镇)任免。供销社的人事任命要由县委组织部和县供销联社党委共同决定,这样乡(镇)供销社的领导班子就割断了与乡(镇)领导人在利益上的连接,使供销社的领导班子不受同级乡(镇)管辖,克服了历史上乡(镇)把供销社作为自己的腐败窝子。把供销社的班子捆绑在乡(镇)个人利益的战车上,共同走向犯罪的深渊,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。
2021年6月26日